查看原文
其他

松田学子们,快来为张帆校友投票啦!

点击关注→广州松田职业学院



11月17日,广州市第九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网络投票正式开始,我校2013届校友张帆(增城区大埔围村第一书记)第32号作品《花火》入选目前正是网络投票阶段,11月23日晚24:00结束。各位松田学子,一起为校友张帆投票吧!

点击文末“阅读原文”直接投票

每天可投3票



增城区大埔围村

第一书记

张帆



     张帆,我校管理系2013届毕业生。2013年初,他来到增城区东部增江街大埔围村担任第一书记。五年来,他走遍了村里的每一条小路,走访了超过95%的农户家庭和人口,从第一线听到了农民对乡村振兴的真实所感所想。
     增江街大埔围村位于增城区东部,面积约2.3平方公里,下辖6个自然村、9个经济合作社,户籍人口323户共989人,支部党员42人。当时,大埔围村因为地处偏僻、缺乏资源而默默无闻,村民也常因大小事务产生矛盾。村里“散小乱”养猪场多达82处,还有3家养殖规模达上万头,村里鸡鸭鹅散养,走到哪里都会闻到一股臭味,不但其他村里的人不愿意过来,一些本村的村民也搬了出去,甚至连走亲访友也绕开这条村。看到这样的局面,他下定决心要做通村民工作,大家齐心协力改变大埔围村的面貌。
     他与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,从动员村民拆除破旧泥砖房、砖瓦房,到一寸一丈设计村民房屋的外立面;再到整合村前百亩闲置留用地引入花海项目……在这个过程中,他说,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做好乡村振兴工作,一定要充分尊重民意,广泛集中民智,发挥好村民的主体作用。只有把政府的工作设想转变为村民认同的意志,把政府的规划转变为村民的自觉行为,才能确保乡村振兴得到村民的拥护。
     五年多的基层农村工作,让他有了更多思考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替民做主、违背农民意愿的大拆大建现象,虽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,反而得不到群众的认可,并在农村中形成了新的矛盾。他认为,推进乡村振兴,首先要明确农民究竟处于什么地位。他们究竟是农村的主人,还是被动接受“振兴”的对象?正是没有回答好这个问题,才导致有些地方的乡村振兴走了样。
     “坚持把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”,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。张帆说:“这些年来,大埔围村也是这么做的。我们不搞大拆大建,对村中缺乏整体性的房屋并没有全盘否定、推倒重来,而是采取引入规划设计,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基础上,真正做到‘规划源自农民、规划为了农民’,乡村面貌美了,村民也少花钱。”拆掉村中破旧泥砖柴房猪舍等,一开始遇到较大阻力,他带领村委干部们一边引导村民,一边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为村民改造出了急需的金融服务站、老人活动中心、医疗卫生站,以及篮球场、乒乓球室、图书室、健身广场等活动中心,逐渐得到了村民的支持拥护。在搬走了养猪场之后,村里大力发展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和乡村旅游产业,吸引了8所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团队进驻,还有16户村民自己开办起民宿、旅舍和农家乐。产业升级了,农民收入也更高了。村年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9000元增长到2017年的18000元,村社集体收入从2013年约50万元增长到2017年超180万元,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     今日的大埔围村,从过去的软弱涣散村和问题村变身为“广州名村”、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“全国文明村”,如果说有什么秘诀,那就是时刻依靠村民、发动村民。未来,大埔围村还要朝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目标走下去,深度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。



为张帆校友点赞

(点击“阅读原文”进入投票页面,直接选择“为我投票”即可,每天可投3票)



往期回顾

《校运会 | 运动不停息,青春不闭幕!》

《投票丨PK你心目中的NO.1》

姿势已摆好

就等你点啦


来源:增城区广播电视台《增城新闻》

编辑:钟嘉荣

审核:黄玲


广 州 松 田 职 业 学 院


自        自       自       自 


爱        立       强       信


欢迎大家投稿!
投稿邮箱:2240593454@qq.com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